您好, 登录 | 退出 | 免费注册 | 商家入住
随笔 - 霍建强的随笔 - 政治主张

谁真正是福利包袱的制造者 ---- 二评GST
发表于:2010-02-20 11:3    447 浏览 / 2 评论 

谈GST话题之前,我想重提去年圣诞节以前围绕ACC问题曾有过的争议---当时我们指出ACC48亿亏空是个大谎言,遭遇过来自华社的压力,因为善良的人们不敢相信会有哪个政府胆大到在一个关系重大的数字上耍花枪误导公众。当时的风向也是跟着潮流吹的,宣传的都是ACC亏空巨大、无底黑洞等等的概念。可是,随着主流媒体开始抽丝剥茧把ACC问题全面摊开探查真相,“48亿亏空”应声瓦解。整个谎言怎么编出来的,我在去年谈ACC的专题中一一列明,读者都很清楚了。

 ACC如今不再是新闻,但其例在前,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很多时候,跟着潮流走,不等于你就离真相近一些。GST的议题亦当如此来看。有时我们过于简单地把它理解成:加GST等于减税,而其实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正如我上周在《你多劳,他多得---国家党劫富济贫成定局》的文中分析过:政府通过加GST收上来19.5亿,补贴福利要用掉19.5亿,一来一去,算下来加GST没有任何产出。

 关于GST,新近我读到一篇很有意思的英文评论,它的作者也反对涨GST,理由是什么呢?世界各国税收通行的是累进制(progressive tax),但如果新西兰GST按现有政府所提的方法来涨,或者说本国的税以这种方法来减,得到的效果实际上变成regressive tax—“累退制”。怎么理解“累退制”呢?举个例子:你税后拿回家一星期200块钱,其中你要花100块买生活必需品,里面12.5%即100块中的12块5毛钱是GST,这等于你收入中交给GST的比例是6.25%。但如果你一星期拿回家的钱是1000块,同样花100块在日用必需品上,你交给GST的份额则只占全部收入的1.25%。换言之,收入低的要交6.25%,收入高的只交1.25%。新西兰现有12.5%GST标准已实施多年,比较适合国情,也为大家接受。然而一旦国家党政府按他们的方式同时涨GST和减税,后果是把负担转嫁给中低收入阶层、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让少数富者更富。所以文章认为,这样的累退制会导致社会极大的分化。

 在累退制的前提下实行减税,如果你年入9万,那么你一星期能拿到50块钱; 如果你的年收入是5万,一星期便只拿到12块钱——就是说,多一倍的年收入等于4倍的减税多得。这个结果同国家党一向所谓“多劳多得”的原则是完全相反。多劳多得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并不等于说那多劳的便可以少纳税,少得的反倒要多交税,从而造成越加严重的贫富分化,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国家党的支持者常常似懂非懂地夸国家党好,好在哪儿呢,就是说国家党对福利卡得很严;工党坏,因为工党制造了福利阶层。事实上谁才是福利阶层的真正制造者?是国家党。为什么这么说昵,比照历史最有说服力

---- 1999年工党执政以前的10年,那时并没有经济危机,国家党治下161,128人领失业救济,而到2008年3月---即工党执政9年之后,失业救济金的领取人数降到19,034,比国家党当政时降掉了88%。工党执政的9年,失业率是4%,而国家党当政至今不过短短1年,失业人数又已飙升到168,000,不但没甩掉福利包袱,相反,还制造了很大的一个福利阶层。两相比较,结论自明:国家党在税改上玩障眼法,最终却会加剧新西兰贫富分化,使福利阶层日趋庞大。



发表评论
  选择以下可用表情
                                 
  写下您对此图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