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登录 | 退出 | 免费注册 | 商家入住

生子当如徐志摩——写给徐志摩先生
发表于:2009-09-30 13:5    340 浏览 / 1 评论 

喜爱志摩先生是不需要理由的,短短三十四年的人生旅程已经给我们留下太多的美好追忆,对朋友的忠厚,对爱情的忘我,对人间所有幸福的追求,使其比其他文学大家郭沫若、胡适等更显得天真、本性。喜欢志摩先生的诗更不需要理由了,但就一首《再别康桥》已经让众多的写风景的、写爱情的诗人们英雄气短。 

 
志摩和他的诗
提到志摩先生,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其存世的那些诗歌,许多关于他的文献在介绍其身份时也往往把“诗人”排在第一位,其后才是“散文家、翻译家”等称呼。的确,志摩先生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将中国古典诗律和英国浪漫派诗歌结合的第一人,也是结合最好的一位,与其说归功于他在英国剑桥学习期间受到的强烈的英国新诗之熏陶,不如说他天生俱来的那份浪漫,造就了其日后诗人的地位。
 
和鲁迅先生有些相似,他们原来的专业均非文学,前者弃医从文,继而成为政治类的作家,而后者却是放弃自己所学的政治专业,改写新诗。依志摩真情与浪漫的本性,他天生是不应该选择政治的,虽然其早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获得的硕士学位,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莱斯基(Harold J. Laski)学习政治,其身边朋友也不乏政界要人,他的老师梁启超先生和丈哥张君励都是当时政坛上响当当的人物。可这一切丝毫没有阻挡住他对诗歌,对浪漫生活的向往。
 
志摩先生一生共做了四部诗集: 《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1932,由新月诗人陈梦家编)。为我们所熟知的几首诗歌是《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等,最朗朗上口的当属“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我一把揪住西北风,/问他要落叶的颜色。”等。
 
志摩和他的女人
对志摩先生一生有影响的有三个女人:结发妻子张幼仪女士,梦中情人林徽茵女士,第二任妻子陆小蔓女士,关于他和三个女人之间的各种故事国内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已经做了详细的刻画,我只想在这里谈谈志摩先生对三位女人的感情或感觉。
 
1915年,在内心充满疑虑的情况下,志摩先生将16岁的张幼仪女士娶进家门,完成了一桩封建门第的无爱婚姻。张幼仪女士在当时应该算是大家闺秀的,曾就读于苏州师范学校的她出身显赫家族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换了别人甚至是巴不得的一门婚事,可错就错在她嫁的是志摩,因后者天生是追求新思想,追求浪漫的一个才子。志摩先生很愿意接受西方先进的人文思想,从骨子里对封建陋习有种抵制,正象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完成的硕士论文命题即为《论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由此可见他或许更渴望遇到更朝气更自由的新派女子,更渴望自己做主自己的婚姻。从志摩先生关于这段感情分手写给张幼仪女士的那首诗《笑解烦恼结》似乎可以推断出:志摩先生将二人婚姻的失败完全归因于旧礼教的“忠孝节义”四字宝典,而且对于妻子幼仪是有一些愧疚的。
《笑解烦恼结》  
        (送幼仪)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得水尖儿难透? 
        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 
        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髅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 
         四万万生灵,心死神灭,中原鬼泣!
        咳,忠孝节义!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账,  
        如何清结? 
        莫焦急,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共解烦恼结。 
        虽严密,是结,总有丝缕可觅, 
        莫怨手指儿酸,眼珠儿倦,  
        可不是抬头已见,快努力! 
        如何!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听晚后一片声欢,年道解散了结儿, 
        消除了烦恼!
 
志摩先生和张幼仪女士的离婚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例离婚事件。
 
林徽茵这个名字注定是和徐志摩分不开的,之所以现在的人们为何对志摩先生相关三个女人中关注最多的是林徽茵女士,大概缘于:最适合志摩的女人却最终和他擦肩而过,就在这擦肩的过程中却又留下如此多的美好故事和不解之迷。和林徽茵认识不久,志摩先生就写下了这些话:“也许,从现在开始,爱、自由、美将会成为我终其一生的追求,但我以为,爱还是人生第一件伟大的事业,生命中没有爱的自由,也就不会有其他别的自由了。”, 而且“爱、自由、美”真的成为了志摩倾其终生所追求之物。同样,林徽茵女士因为志摩而喜欢上了文学诗歌,她最著名的那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分明就洋溢着志摩的风格。
 
我常常幻想如果林徽茵真的嫁给了志摩,他们的生活该是什么模样呢:初夏的傍晚,一对金童玉女在柳树下的河边徜徉,忽然发现水中游泳嬉戏的鸭子,便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起诗来,累了,执起手来,相互握紧并排走在青石板的路上。也许,志摩毕生追求的“爱、自由、美”就全在这个幽静的夕阳下实现了。
 
但有一条我是可以肯定的,陆小蔓将不会再成为志摩生活中的女人。
 
在那个年代,林徽茵和徐志摩的爱情又象是命中注定不应该有结果的,徽茵被提前许配给梁思成,她虽在思想意识上追求新生事物,但内心还是传统的,特别是当梁思成因车祸腿陂之后她的爱情天平彻底偏向了梁思成。留给志摩的只有自己对命运不公的哀叹和那句:“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的呐喊。
不久,陆小蔓进入了志摩的生活,使他暂时忘记了林徽茵所带来的感情伤痕。不得不说,志摩对于小蔓的爱绝对是真心的,但从他央求刘海粟先生从中做媒,说服对方老人的那片诚心就可以看出一斑。志摩的静和小蔓的闹,志摩的生活规律与小蔓的天性随意在婚后激化了二人的矛盾,但志摩仍在下决心改造后者,这在他写给小蔓的信中可以看出: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有信心,有勇气,腔子里有热血,灵魂里有真爱。曼呀!我的孤注就押在你的身上了!
 
到了后期,因为陆小蔓的外遇,志摩变得更加痛苦,也时常会想起自己初恋的女人——林徽茵。
 
志摩毕竟是深爱过陆小蔓的,所以才在《眉轩琐语》中写下了:陆小曼是他一辈子的成绩,小曼是他的归宿,是他几世修来的幸运,得到她比做一品官,发百万财,乃至身后上天堂,都来得宝贵等真心话。
 
志摩是多情的,志摩又是专一的,因为多情,他从不停止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因为专一,他在不同时期深爱着自己的每个女人(和张幼仪间从来没有过爱,所以谈不上专一),对于她们可以倾其所有。
 
志摩和他的本性
志摩的本性正如他的追求——“爱、自由、美”,他是唯美的,缘于他诗人的性格,他是自由的,在于他对新思想的追求,他追求爱,因他认为爱是自由和美的源泉,人生最不能缺少的是爱!
 
正是因为他的本性,他才勇敢放弃和原配那无爱的婚姻,继而追求自己所爱的女子。为了林徽茵,他可以每天从剑桥跑到伦敦看望自己的心上人,他可以在林徽茵和梁思成已确立关系后仍跑去北海公园内的松坡图书馆参加三人活动而被梁思成斥之为不受欢迎的人,他甚至可以为赶往北京参加林徽茵的报告会而不顾恶劣天气坚持出行最后失事献出生命。同样的,他可以为了追求陆小蔓而象个孩子般死缠着好友刘海粟央求对方家人的同意,婚后,他又为了博得小蔓的欢欣而可怜地放下诗人的架子去和她堂口唱戏。
 
在“新月”同伴中,志摩大概是不寻求政治抱负的,他只想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爱和美好的事物,将自己的诗进行下去,可依旧挣不脱命运的嫉妒,英年早逝。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他想要的“爱、自由、美”。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似乎早已用诗暗示了自己最终随蓝天消失的生命。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我一定要做徐志摩,继续着他的:诗歌,自由,和对爱的追求。
作者系奥克兰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奥克兰大学研究生会理事,新西兰河南同乡联谊会副会长。 
 
作者后记:喜欢志摩先生和他的诗歌始于高中,最欣赏他诗人的真性情和对爱情的无我追求。一首《再别康桥》更是本人在做主持人时的保留朗诵节目,每次上口,总有不同的感受在心头:或因景,或因情,或因为自己内心的共鸣。
 

 



发表评论
  选择以下可用表情
                                 
  写下您对此图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