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12月3日 曾国藩委派容闳出洋购买机器
1863年12月3日 曾国藩委派容闳出洋购买机器
1863年12月3日,曾国藩委派容闳出洋购买机器。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最早由封建官僚转化为洋务派的人物。“洋务”是由“夷务”一词转变而来。原是泛指与西方资本主义有关的一切事务,如外交、通商、传教以及输入西方资本主义的武器、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等等。而洋务派则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清朝统治阶级中标榜“自强求富”兴办“洋务事业”的封建官僚集团。在中央以奕劻、文祥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张之洞等为代表。他们认为要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要抵御外侮,必须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船坚炮利”,进行“练兵制器”活动,于是出现了“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其内容:一、前10年,集中举办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强”。二、后20余年,同时再辅以举办近代民用企业以“求富”。三、编练海军与筹建海防。四、兴办培养外交、科技、军事人才的各种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则是洋务运动的开端。内军械所造炮、造船全用土法,产品低劣,尚处于初级的摸索阶段。1863年,曾国藩在安庆曾召集了有关算学、天文、机器等百余人,研究如何兴办洋务,还特意征询自幼留学美国的名士容闳的意见,问他“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之事业,当从何处着手”,容闳建议先设立一座西式机器母厂,“此厂当有制造机器之机器,以立一切制造厂之基础”。曾国藩深受启发。自此他才认识到首先发展机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因此,12月3日派容闳赴美购置机器,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洋务运动才真正展开。开始使用西洋机器的苏州洋炮局、规模最大的军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才相继建立。洋务派官僚举办的新式企业,无论是军用或民用,由于其经营腐败,一味依赖洋人,处处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操纵,所以既不能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也不能巩固封建制度。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工业不无倡导作用,但粗暴地阻抑了民族资本工业的发展,对外国侵略也不无抵制之意,却以媚外失败而告终。 (人民网资料)
7月12日 1536年7月12日 西欧著名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病逝
7月12日 1884年7月12日 意大利画家莫迪利阿尼诞辰年 7月12日 1901年7月12日 地方实力派三请变法 7月12日 1904年7月12日 智利诗人聂鲁达诞辰 7月12日 1906年7月12日 冤案终于昭雪 7月12日 1913年7月12日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 7月12日 1927年7月12日 中共中央改组 陈独秀停职 7月12日 1988年7月12日 钻井平台“风笛手阿尔发”号爆炸 7月12日 1991年7月12日 香港发生开埠以来最大劫款案1.676亿港元被劫走 7月12日 1993年7月12日 军事家李达逝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