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25日 海牙气候会议未达成协议
2000年11月25日 海牙气候会议未达成协议
2000年11月2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在延长一天后仍无法达成预期的协议,只得中断会议给与会各方更多时间继续商讨谈判,以争取在复会后能够最终达成应对全球变暖具体措施的议定书。 与会发展中国家建议,把原定2001年5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工作会议作为第六次缔约方大会的继续。 大会主席、荷兰环境部长普龙克向与会的政府部长宣布,海牙大会在原定的会期内未能制定出实现《京都议定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的具体措施,大会未能达成与会各方和公众期待的里程碑式的《海牙议定书》,这令许多与会代表非常失望。 许多与会国家和环保组织称,美国的态度是导致海牙气候会议失败的原因。他们认为,美国缺乏通过自身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诚意。在为期近两周的海牙会议期间,它一直要求其它缔约方接受其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来抵消本国实际排放的方案,以及用援助发展中国家用无热污染发展方法,换取在本国继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指标的提议。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25%。海牙大会与会各方期待美国率先以实际行动减少本国排放,而不是用金钱买卖排放的权利和指标。 海牙大会从23日以来就陷于僵局中,美国和欧盟各执己见,美国坚持要求发达国家可以无止境地用森林和植被抵消排放、用对外援助换取排放指标。欧盟要求给美国的方案设立50%的上限,以迫使发达国家在本国也做出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大会主席曾提出折衷方案,但受到与会各方的反对。普龙克只得废除折衷方案,这样海牙大会就失去了协议的基础蓝本而无法继续下去。 鉴于海牙大会租用的会场已经到期,大会无法继续延长,与会各方又不愿大会不欢而散,最后由受全球气候变暖危害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议,中断海牙大会让缔约方继续谈判,争取在2001年5月复会时能够最终达成《海牙议定书》。发达国家也同意中断会议的提议。 (人民网资料)
7月20日 1304年7月20日 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诞辰
7月20日 1810年7月20日 哥伦比亚独立 7月20日 1847年7月20日 上海发生徐家汇教案 7月20日 1899年7月20日 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皇会” 7月20日 1900年7月20日 齐柏林飞艇首次飞行 7月20日 1903年7月20日 教皇利奥十三世去世 7月20日 1926年7月20日 捷尔任斯基逝世 7月20日 1936年7月20日 黑海两海峡公约订立 7月20日 1937年7月20日 无线电通讯奠基人马可尼在罗马去世 7月20日 1944年7月20日 “7·20”谋刺希特勒事件发生 7月20日 1951年7月20日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耶路撒冷遇刺身亡 7月20日 1951年7月20日 毛泽东表述“毛泽东思想” 7月20日 1960年7月20日 班达拉奈克夫人出任斯里兰卡总理 7月20日 1965年7月20日 李宗仁回祖国大陆定居 7月20日 1983年7月20日 我国妇幼卫生事业的拓荒者——杨崇瑞逝世 7月20日 1983年7月20日 中央提出领导班子要实现“四化” 7月20日 1984年7月20日 中央决定改革管理体制 7月20日 1987年7月20日 安理会598号决议 7月20日 1992年7月20日 美国九百余人涉嫌金融丑闻被判有罪 7月20日 1995年7月20日 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 7月20日 1999年7月20日 世界屋脊找到石油(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在藏北海拔4700米的伦坡拉盆地获工业油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