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26日 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遭重创
1981年5月26日 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遭重创
尼米兹号航空母舰虽然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在1981年5月26日,却经历了一场和平时期的大火的洗礼,这使它遭到破坏的程度同遭到敌人的袭击一样严重。 尼米兹号是美国海军中最大的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是一座浮动的机场和海上城市。它的舰身全长332.9米,宽76.8米,舰上的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舰身高达30层楼。舰上载有95架军用飞机,还有对空导弹。其推动力为两座核反应堆,26万匹马力。它携带的核燃料可用13年。舰上有5600名官兵,仅厨师就有100余人。舰上还有广播站、电影厅和邮电所、百货商店、服装店、理发店、冷饮店,仅照明灯就有29184盏。参观过这艘军舰的人,都用“海上巨兽”来形容它。 1981年5月25日深夜,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森维尔以东70海里的大西洋洋面上,“海上巨兽”尼米兹号正准备回收模拟作战归来的机群。其中一架610号电子对抗机第一次降落时没有获得成功,飞机触舰后擦着甲板又复飞。20多分钟后,610号飞机再次进入降落航线,这次飞机降落在舰上了。但是,飞机下降时是以大于最佳着舰速度降落的,降落后的飞机又没有对准跑道中线,而是位于跑道中线的左侧,机头向右斜,这时引降员没有发出飞机偏离中线的呼叫。随着一声巨响,飞机从左向右,越过中线,向右侧冲去,610飞机撞向停在飞行甲板上的机群,一起罕见的舰空母舰上的飞机撞击爆炸事件发生了。 当时,这架610号电子对抗机正好撞向另外3架f—14战斗机,这3架飞机各装载有一枚麻雀导弹,一枚响尾蛇导弹和一枚不死鸟导弹,更糟糕的是其中还有一架是刚加过油的飞机。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这4架撞在一起的飞机立即被大火吞没了。610号机上的驾驶员和另外两名电子对抗机军官猝不及防,还没有来得及启动救生弹射装置,就葬身于火海之中。一时间,在4000平方英尺的范围内火光冲天,从那架刚灌满油的飞机油箱里不断漏出的燃油又助长了火势。在火中有6枚导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好在舰上的消防队员训练有素,很快控制了火势。不到半个小时,大火就被扑灭了。大家以为危险已经过去了,消防队员准备进入火场检查灾情。 不料正在此时,一声巨响从飞机残骸中传出,一枚麻雀导弹由于受到烈焰的烘烤而发生爆炸,正在灭火的水兵有多人被击倒在地。不久,又发生了一次爆炸,幸好其余的导弹从一开始就被消防队员用盐水冷却,否则,更大的爆炸还可能发生。尼米兹号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多钟才解除了危险警报,4架被烧得不成样的飞机残骸连同烤糊的不死鸟导弹一起被扔进了大海。 这次坠机爆炸事件共使14人丧失了生命;42人被大火烧伤或被导弹爆炸的碎片击中致伤;另有11架飞机被毁或被烧伤。仅飞机一项就损失了5345万美元,其它设备与财产损失达448万美元。这次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之多,飞机、设备损失之大,是美国海军航空史上绝无仅有的。鉴于这次事故,尼米兹号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以防止重大的事故再次发生。 (人民网资料)
10月14日 1890年10月14日 艾森豪威尔出生
10月14日 1902年10月14日 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 10月14日 1911年10月14日 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 10月14日 1918年10月14日 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 10月14日 1920年10月14日 唐山煤矿瓦斯大爆炸死亡450人伤百余人 10月14日 1944年10月14日 纳粹德国元帅隆美尔自杀 10月14日 1951年10月14日 中美洲国家组织成立 10月14日 1952年10月14日 上甘岭战役 10月14日 1972年10月14日 我国与马尔代夫建交 10月14日 1986年10月14日 中国长江科考漂流探险队征服金沙江全程打破了日本探险家植村创造的漂流亚马逊河落差三千二百米的世界纪录 10月14日 1990年10月14日 美国音乐艺术大师伯恩斯坦逝世 10月14日 1992年10月14日 作家秦牧逝世 10月14日 1992年10月14日 中国宣布《伯尔尼公约》正式生效 10月14日 1994年10月14日 美国宣布取消对海地制裁 10月14日 1994年10月14日 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分享诺贝尔和平奖 10月14日 1998年10月14日 辜振甫率海基会参访团访问大陆 10月14日 1999年10月14日 坦桑尼亚开国元首、前总统尼雷尔病逝 10月14日 2001年10月14日 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逝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