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24日 我国与厄立特里亚建交
1993年5月24日 我国与厄立特里亚建交
![]() 厄立特里亚国旗 厄立特里亚全称厄立特里亚国。位于东非最北部。面积125000公里。人口350万(1993),由提格雷尼亚、提格雷、阿尔法、萨霍、希达赖伯、比伦、库纳马、纳拉、拉沙伊达9个民族组成。居民使用提格雷尼亚语、阿姆哈拉语,通阿拉伯语、英语、意大利语。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各占50%。首都阿斯马拉。厄是农业国,80%的人从事农业生产。有可耕地320万公顷,已耕地30万公顷。粮食不能自给。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麦、高粱、小麦、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籽、芝麻、花生、亚麻、剑麻、棉花、蔬菜和水果。畜牧业不发达。渔业除产鱼虾外,还有贝壳、珍珠母等海产。工业基础薄弱,主要有纺织、制革、制鞋、食品加工、玻璃器皿、化工、冶金、酿酒、印刷、卷烟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估计为75-160美元(1993)。主要进口原油、化肥、车辆等,出口饮料、皮革、纺织品等。厄所在地区历史上长期受埃塞俄比亚封建王朝的统治。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夺得对该地区的控制权。1869年埃塞遭意大利殖民者入侵,并于1889年与意签订《乌西阿尔条约》,承认意对阿萨布、马萨瓦、克伦、阿斯马拉等占领区的统治。1890年意将各占领区合并为统一的殖民地,命名为“厄立特里亚”。19世纪末之前厄从未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也未建立过自己的政府。1941年厄成为英国托管地。1950年12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将厄作为一个自治体同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1952年厄组成地方政府,与埃塞结成联邦。1962年被合并为埃塞的一个省。1991年5月厄人民解放阵线解放厄全境,成立临时政府。1993年4月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全民投票后,决定成立厄立特里亚国,并宣布厄为独立国。同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国正式成立。伊萨亚斯·阿费沃基当选为首任总统。执政党厄人民解放阵线为唯一合法政党。对外奉行和平、不结盟和睦邻友好的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1993年5月24日同中国建交。 (人民网资料)
9月19日 1893年9月19日 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出生
9月19日 1894年9月19日 洋务派创办的上海华盛纺织总厂开工 9月19日 1932年9月19日 柳直荀被“左”倾路线杀害毛泽东作《蝶恋花·答李淑一》 9月19日 1956年9月19日 埃及收回对苏伊士运河主权 9月19日 1959年9月19日 阿根廷总统庇隆被推翻 9月19日 1972年9月19日 我国与多哥共和国建交 9月19日 1981年9月19日 邓小平检阅华北军事演习 9月19日 1985年9月19日 墨西哥发生强烈地震 9月19日 1987年9月19日 我国第一部物价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9月19日 1988年9月19日 庄泳为我国夺得首枚奥运游泳奖牌 9月19日 1991年9月19日 首批“中国驰名商标”产生 9月19日 1995年9月19日 上海金卡工程atm联网在全国率先开通 9月19日 1996年9月19日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贸易和发展报告 9月19日 1997年9月19日 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9月19日 1997年9月19日 我国首次派车手参赛汽车拉力世锦赛 9月19日 1998年9月19日 我国再获两项联合国人居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