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5月22日 法国作家雨果逝世
1885年5月22日 法国作家雨果逝世
![]() 与阿黛尔分享雨果柔情的朱丽叶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东部的贝桑松。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将军,后宣誓效忠波旁复辟王朝。母亲也是王室的热烈拥护者。少年时期的雨果在思想上深受家庭熏染。1819年参与创办《文学保守者》周刊,公开维护伪古典主义。早期作品有诗集《短歌行与民谣集》(1822年);中篇小说《冰岛魔王》(1823)、《布格-雅加尔》(1826)等,大都带有保守主义的思想倾向。20年代后期,政治思想和文学观点有了积极的转变。1826年参与组织第二浪漫主义文社。翌年,他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所写的长篇序言,对束缚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伪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提出一整套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该主张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理论纲领。1828年他写成戏剧《玛丽庸·德·洛尔姆》。1829年发表诗集《东方集》。1830年七月革命前夕上演戏剧《爱尔那尼》。初演的成功被视为浪漫主义对伪古典主义胜利的标志。1831年写成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继而又发表了戏剧《国王取乐》(1832)、《吕克莱斯波基亚》(1833)、《玛丽·都铎尔》(1833)、《昂日洛》(1835)、《吕伊·布拉斯》(1838);诗集《秋叶集》(1831)、《黄婚之歌》(1835)、《心声集》(1837)、《光与影集》(1840);小说《克洛德·格》(1834)等。1841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845年又被国王授予“法兰西世卿”称号。七月王朝资产阶级统治的相对稳定和统治者的拉拢,使他一度摇摆于民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之间。剧作《卫戍官》(1843)上演失败后,他在文坛上沉默了近10年时间,而主要从事政治活动。1848年二月革命后,他确立了共和主义立场。1851年路易·波拿巴政变宣布帝制,他起而反对。被迫流亡国外。其间,著有抨击拿破仑第三的小册子《小拿破仑》(1852)和诗集《惩罚集》(1853)。其他作品有诗集《静观集》(1856)、《历代传说》第一集(1859)、《街头与森林之歌》(1865),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等。1870年拿破仑第三垮台后,雨果回国。普法战争时,他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巴黎公社失败后,他曾勇敢地庇护受迫害的公社社员。1872年出版的《凶年集》,记录了他这一时期的思想情绪。1874年他的又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九三年》问世。小说描绘了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与封建贵族的殊死搏斗,也包含有人道主义的说教。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有诗集《做祖父的艺术》(1877),《历代传说》第二、三集(1877、1883)等。 1885年5月22日逝世。 ![]() ![]() ![]() ![]() ![]() ![]()
7月12日 1536年7月12日 西欧著名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病逝
7月12日 1884年7月12日 意大利画家莫迪利阿尼诞辰年 7月12日 1901年7月12日 地方实力派三请变法 7月12日 1904年7月12日 智利诗人聂鲁达诞辰 7月12日 1906年7月12日 冤案终于昭雪 7月12日 1913年7月12日 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发动“二次革命” 7月12日 1927年7月12日 中共中央改组 陈独秀停职 7月12日 1988年7月12日 钻井平台“风笛手阿尔发”号爆炸 7月12日 1991年7月12日 香港发生开埠以来最大劫款案1.676亿港元被劫走 7月12日 1993年7月12日 军事家李达逝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