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14日 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
1943年1月14日 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
![]() 卡萨布兰卡会议一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斯大林格勒战役快要结束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于1943年1月14日—23日在刚解放的法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了秘密会谈。法国的戴高乐也参加了会议。 罗斯福曾在好几个月中试图邀请斯大林参加会议,但这位苏联元首拒绝了。他的立场比较简单,美国与英国军队在必须要有某种迹象表明他们确实想要同德国地面部队作战,而不是让俄国军队在战斗中完全冲在前面。在苏联内部存在着一种疑虑,认为有人希望德国与俄国互相残杀,这样资本主义国家便能够统治欧洲。总之,解决俄国军队巨大伤亡的唯一办法就是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在斯大林看来,再开会是有点多余的。 尽管罗斯福对斯大林元帅没有参加会谈感到失望,但会议就一些指导战争的计划达成了协议。其中有些计划是美国和英国军事计划的折衷方案。比如英国参谋人员对美国海军要求不顾欧洲的中心战斗而强调太平洋战区感到震惊,结果是同意让太平洋战区的对日作战行动超越完全防御的水平。美国陆军将领们坚决反对英国在“霸王”作战行动方面一味拖延的策略,但承认需要加强运输力量,来一次强大的反潜艇战役,然后才能发动英吉利海峡的进攻。美国空军欣然同意与英国空军一道对德国进行大规模的轰炸。 卡萨布兰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军事决策就是一致同意进攻西西里,作为打败意大利的第一步。英国总参谋部成功地争辨说,这一战略将利用北非的胜利所能打通的地中海航道来对希特勒的同伙墨索里尼发动两栖作战。以非洲作为便捷的跳板而发起的进攻将打击轴心国最大的弱点。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地中海的中立国土耳其可能会加入反对德国的战争,德军对东线的某些压力也将转移。同时,为了进攻欧洲大陆,盟军将继续在英国集结,并逐步增加对俄国的供应量。 会议的最后一天,罗斯福总统发表了一些爆炸性言论,他对报界人士说,三个轴心国(德日意)都得“无条件投降”,同盟国不会容忍比这更高的条件。在数天前他也曾同丘吉尔偶尔谈过这话,这位英国领导人很快地从震惊中醒悟过来并全心全意地默许了。在现代化大规模战争史中,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提出“无条件投降”的想法了。 (人民网资料)
9月18日 1905年9月18日 著名影星葛丽泰·嘉宝诞辰
9月18日 1917年9月18日 护法战争爆发 9月18日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9月18日 1952年9月18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战术反击战 9月18日 1961年9月18日 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遇难 9月18日 1987年9月18日 “一抓准”张秉贵逝世 9月18日 1993年9月18日 《中国大百科全书》集齐出版 9月18日 1996年9月18日 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病逝 9月18日 1996年9月18日 议联大会起草一项尊重和保护人权决议中国人权草案被选为基础文件 9月18日 1996年9月18日 移动通信首次跨国联网与新加坡自动漫游开通 9月18日 1997年9月18日 日本超市巨头八百伴公司破产 9月18日 1999年9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9月18日 2000年9月18日 首届亚洲国家政党会议开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