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8日 毕加索逝世
1973年4月8日 毕加索逝世
![]() 毕加索与他的最后一任妻子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对于他的一生,世人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毁誉褒贬兼而有之。但对于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人们还是一致认同的。也正是因此,毕加索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的马拉加省一位美术教师的家里。由于受家庭的熏陶,毕加索4岁开始作画,7岁就崭露头角。后来,他进入美术学校学习。15岁时,毕加索的画《第一次圣餐仪式》在巴塞罗那市展览会上展出,他的名字也开始为人们所知。 1900年,毕加索第一次去巴黎旅行,光怪陆离的法国社会开阔了他的眼界。他在巴黎作画,结交艺术界人士。不满19岁的毕加索,在巴黎成功地举行了他的第一次画展。1904年,23岁的毕加索迁居巴黎,此后他一直居住在那里,直到逝世。在法国,毕加索度过了他一生中四分之三的时间。因此法国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毕加索一生勤奋刻苦,不断探索和创新,他给自己定下的原则是“画,再画”。他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到朋友家作客,有时竟画得满墙都是。他习惯于夜间通宵工作,为画好一幅画,几次,十几次易稿,同一主题的画有时连画几十幅。毕加索为他的画奋斗了一生,直到逝世的当天,还作画到凌晨3点钟。 由于他的勤奋,毕加索成了一位多产画家。他逝世后,人们花了5年的时间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整理。据统计,他的作品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总计近37000件。 在毕加索一生的道路上,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和“红色时期”的画风有德迦的影子。随后,在1909年,他与法国画家乔治·希拉格一起创立了立体派,进入了他的“黑色时期”。这种立体派创作方法,对西方美术的现代流派影响很大。被誉为“20世纪美术的一位最伟大的大师”。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吸收了东方艺术和西班牙民间艺术的一些表现形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追求比现实还要真实的“理念中的真实”。 在毕加索的画中,人们还可以强烈感受到他的爱憎。他反对战争,希望和平安宁。1937年4月,为抗议希特勒轰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他画了著名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为抗议美国入侵朝鲜,1952年他又创作了壁画《战争》、《和平》。至于他的《和平鸽》,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毕加索的生活与艺术都离不开女人。毕加索的代表作与女人题材相关甚多。主要有:《三舞女》、《在红色椅子熟睡的女人》、《玩球的浴女》、《公鸡》等。 1973年4月8日,这位欧洲画坛的巨匠带着和平的愿望在法国南部的穆丹逝世,长眠在地中海边的墓地中。 ![]() ![]() ![]() ![]() ![]() ![]() ![]() ![]() ![]() ![]() ![]() ![]()
10月18日 1895年10月18日 抗日英雄吉鸿昌诞辰
10月18日 1910年10月18日 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开幕 10月18日 1931年10月18日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逝世 10月18日 1945年10月18日 纽伦堡对法西斯德国第一次审判开始 10月18日 1958年10月18日 郑振铎殉难 10月18日 1962年10月18日 我国与乌干达建交 10月18日 1981年10月18日 飞机穿过凯旋门 巴黎当局大为不安 10月18日 1984年10月18日 非洲面临前所未有的旱灾 埃塞俄比亚最重 10月18日 1985年10月18日 首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闭幕 10月18日 1987年10月18日 美国财长一句话 华尔街股市起风暴 10月18日 1989年10月18日 美国发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 10月18日 1990年10月18日 台湾刑法将劫机罪改为死刑或无期徒刑 10月18日 1991年10月18日 陈章良荣获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10月18日 1992年10月18日 沉睡112年的哥伦比亚卡卡瓜尔火山再次猛烈喷发造成10人死亡、20多人失踪 10月18日 1995年10月18日 全球首家网络银行在美开业 10月18日 1995年10月18日 中俄批准两国西段边界协议 10月18日 1996年10月18日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重申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10月18日 1998年10月18日 亚太议员环发大会年会闭幕 发表《桂林宣言》 10月18日 1998年10月18日 雅鲁藏布大峡谷命名 10月18日 1998年10月18日 江泽民总书记会见辜振甫夫妇 10月18日 2002年10月18日 我国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台 |
![]() |
|
|||||||||||||||||||||